8月5日,“殷墟瑰宝——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”文物特展在广都博物馆开展郑州股票配资公司,百件承载着殷商文明密码的文物来蓉,开启了横跨3000年的文明对话。
走进广都博物馆临展厅,记者看到本次特展共展出安阳博物馆殷墟文物百余件,包含青铜器、甲骨、玉器三类,其中 一级文物3件、二级文物43件,通过“器以藏礼”“兵戈王权”“天人之际”三大主题单元,全方位展现商代礼乐文明、军事制度与宗教信仰,彰显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宏大格局。
该特展免费向市民开放,展出持续到11月,将通过主题展区划分、多媒体互动装置、图文解说等多种形式,生动阐释商代的社会结构、宗教信仰、天文历法、手工业发展等丰富内容,让沉睡千年的文物“活”起来。
“这是司母戊鼎复制品首次入川。”安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、馆长李晶在开展当天进行了一场题为《三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蜀》的讲座,讲述殷商文明与古蜀文明的碰撞是如何绘就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的恢弘篇章。她告诉记者,殷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,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其出土文物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巅峰成就。双流古称广都,距今有2300多年建城史,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,“我们把殷墟文物拿到这里展出,希望能够让更多成都市民通过了解殷墟的历史,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。”
展开剩余65%“殷墟文物很精美,看了甲骨文,让人惊叹。专程带着小孩子来体验一下,让他知道中国地大物博,历史源远流长,让孩子立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游客张颖观展后告诉记者。
本次特展最受期待的当属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司母戊鼎,又称后母戊鼎。记者了解到,该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,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,鼎高133厘米,口长110厘米,重达832.84公斤,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、最重的青铜器,被誉为“青铜器之王”,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此次来川的司母戊鼎是上世纪70年代在原鼎上1:1翻模复制的,虽然是复制品,但其后为了保护文物再无此等精致的复制件。
就读于锦城一中的郑同学告诉记者,这次特地来看历史课本中学过的司母戊鼎,“看到课本上的司母戊鼎就‘立’在我面前,感觉很震撼,让人印象深刻。”
“安阳出土的这些文物和我们四川各地出土的一些古蜀文物,存在相似之处,如青铜器上的纹饰等。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,诠释了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文化共性。”谈及此次特展的深层意义,“殷墟瑰宝”特展策展人、双流文物局考古专家李国坦言。
以特展为引,瞿上田园正式拉开“秋季文旅融合消费季”活动序幕。据空港科创集团文旅公司副总经理陈霞介绍,此次展览由安阳博物馆、广都博物馆和成都空港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,特展期间,围绕打造“瞿上田园+广都博物馆”特色文博旅游名片,这里计划开展主题公益讲座活动4场,打造开学第一课、“我和‘殷墟瑰宝’有个约会”系列主题研学活动,让青少年在田野间溯源文明根脉;开展“广都市集”,推出青铜器、甲骨文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,丰富游客观展体验;策划古蜀丰收节、国庆露营节等主题活动,展现瞿上独有的大地农业景观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佳丽 摄影 卢佳丽 部分图据受访者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淇 审核 张渝郑州股票配资公司
发布于:四川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知识网开户_配资平台排名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