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民国历史上,张勋和陆荣廷这两位曾因复辟而遭受非议的人物,其交情却颇为深厚,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有趣的“好朋友”。两人不仅在个人性格上迥异,甚至在政治立场上也完全不同,但却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,这其中的缘分和故事股票配资10倍杠杆,实在耐人寻味。
张勋早在1884年便参加了军队,在长沙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,之后随清军进入广西,参加了中法战争。1889年,张勋戍边五年期满,依据当时的制度,他被提升为正三品参将,并被加授副将衔,随即在广西提督苏元春的麾下服役。苏元春对张勋的才能十分赏识,把他视作左右手,然而,张勋所部的士兵纪律却让苏元春颇为头疼,常常让他捉襟见肘。
有一次,苏元春与另一位重臣,陆荣廷,谈到张勋的情况。陆荣廷深知张勋受到了士兵们的极大拥戴,但也指出,张勋在管理部队方面缺乏有效的约束方法,这样下去,他恐怕很难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,只能在捕盗上有所建树。苏元春听后深感忧虑,便请求陆荣廷劝诫张勋,并设宴为二人牵线搭桥,促成他们的结识。
展开剩余68%两人初见时,尽管张勋的政治立场极为保守,坚信保皇派的传统,然而,他的性格却极为豪爽、直率,深受士兵爱戴。相较之下,陆荣廷虽然出身草莽,但头脑机警,讲义气,为人处事得体。两人一见如故,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。陆荣廷年纪比张勋小五岁,但他们的命运与经历却惊人地相似:两人都在幼年时失去了双亲,都曾经历过流浪街头的困境,甚至在年轻时都曾因生活所迫走上了不光彩的道路。张勋的过往充满了传奇色彩,而陆荣廷则是通过数年的绿林生涯才被苏元春招安,从而担任起军中的管带职务。
不同于传统的绿林好汉,陆荣廷身上并不具备那些暴躁冲动的毛病。相反,他在处理事务时常显得沉稳理智,且善于带兵。比如,在他落草为寇时,他曾对部队发布了三条禁令:第一,不抢劫普通百姓;第二,不侵犯穷苦百姓;第三,不伤害周围无辜的人民。他们的目标是掠夺法国侵略军的军火和物资,通过贩卖这些战利品来获得利益。由于不伤害百姓,陆荣廷的部队不仅未遭法军的重创,还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庇护。
张勋和陆荣廷很快便打成一片。两人都喜好饮酒,常常约在一起畅饮。有时,酒过三巡,二人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,张勋常常气愤至面红耳赤,似乎随时准备动手,但每每都被陆荣廷以几句话轻松化解。一次,张勋邀请陆荣廷参观自己军营的操练情况,陆荣廷看后冷静地评价:“你对这支队伍似乎很满意,但依我看,你的部队虽然整齐,但没有灵魂。”张勋心里不免有些不服,于是亲自前往陆荣廷的军营参观,结果看到了陆的部队纪律严明、队形整齐,顿时感到一阵羞愧。
张勋对此并不以为然,冷嘲热讽道:“这就是你所谓的‘精神’吗?我做我的李广,你做你的程不识,我们各走各的路好了。”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朝廷派来一位重要官员,苏元春组织了一场阅兵,陆荣廷的部队表现极为出色,步伐一致、箭法精准,令所有观礼者都为之惊叹。陆荣廷因此受到了该官员的高度赞扬。
而张勋则感到无比羞愧,因为自己的部队毫无亮点,完全丢了面子。于是,他主动请陆荣廷喝酒,并真诚地表示:“今天我才真正意识到,学识与管理的重要性,我终于佩服你了。”此后,张勋在许多事情上开始听取陆荣廷的意见,并学习他的管理方式和军事才能。陆荣廷的机智、权变能力、以及他在军中的管理水平,都对张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张勋的成功,尤其是在担任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等职务时,多少得益于陆荣廷的教诲与指导。
尽管后来,张勋与陆荣廷因为地理距离和政治立场的差异,逐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,但两人的友谊却始终未曾破裂。无论在政治局势如何变化,他们依旧保持着深厚的友情。张勋和陆荣廷,堪称民国历史上难得的“好哥们儿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知识网开户_配资平台排名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观点